跳到主要內容區

馬祖風景介紹

馬祖地區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,受季風、洋流及地理位置影響,有分明的四季天氣,冬冷潮濕,春夏多霧,秋天則是一般穩定天候。馬祖的緯度稍微高於台灣北部(約一度),但因靠近中國大陸的大陸型氣候,氣溫比台北低,年平均溫度為攝氏18.6度,早晚溫差大,每年氣溫12月到2月之間最低,2月份月均溫僅10度左右,7、8月氣溫最高,月平均溫度在29度左右。

春季:因冬季嚴寒,桃花綻放得特別美麗,南竿島從中央公路到機場路上,沿途桃花繽紛,霧中看著點點嫣紅,名符其實的「霧裡看花」便應時而生。

夏季:霧季結束,空中交通便利,此時四鄉五島最為熱鬧,為年度觀光旺季,尤其6~8月為賞燕鷗的季節,眾多遊客慕名而來。

秋季:捎來季風輕拂,溫度顯得涼爽可親,而馬祖的楓樹、臺灣櫸等植物,皆爭相鬥豔,先後呈現動人的艷紅色,美麗得令人紅了眼眶。以南竿為例,在清水村往民俗文物館方向,以及勝天公園都可賞楓。

冬季:冷風颼颼,氣溫急降,但元宵節的擺暝與迎神每年依然熱鬧開展,這是馬祖一年之中最盛大的民俗活動,出外遊子都會特地返鄉參加。當晚全村總動員,擺放供品祭神儀式,叫做擺暝,而迎神繞境的陣容也十分盛大,熱鬧非凡。元宵節時當地還有掛風燈祈福的習俗,從正月十五掛到正月二十八,紙製風燈貼著紅色剪紙,既美麗又充滿傳統風味。

馬祖列島就像灑落在太平洋上的一串珍珠,閃耀著質樸而獨特的光芒,東引、北竿、南竿、莒光、等大大小小的小島,有大時代下遺留的戰地風貌,純樸的傳統聚落及生性熱情的島民,都值得您放慢腳步細細品味,感受馬祖絕世而獨立的美喔。

北竿

面積:約8.94平方公里,相當台北市三十五分之一

北竿鄉位於行政中心南竿的東北方,相距約3000公尺,面積和人口均居馬祖第二大,離島也最多,並包含了馬祖燕鷗保護區8座島礁中的5座,以及至今仍為國軍駐防,充滿神秘色彩的高登與亮島。北竿開發於宋、元期間,但由於明清時期的三次「遷界」,島嶼數度荒蕪,直到民國初年,仍常成為海盜出沒之處,由於附近海域漁產豐富,吸引了大陸福建省沿海居民遷入定居、捕魚。

北竿地形狹長、島小山高,馬祖第一高峰壁山(298公尺)便位在島上,全島地勢起伏劇烈。此外沙灘多、離島多也是北竿鄉的地理特色,且澳口林立,型塑了豐富多變的旅遊風貌。最後,最為引人入勝的景點則在芹壁,保存完整傍山面海而立的馬祖傳統聚落建築,石頭屋的顏色隨著陽光昇落而幻變,在這裡看海、賞夕陽、觀星能令人忘卻塵世的憂煩。

景點:戰爭和平紀念公園、螺山自然步道、芹壁聚落、橋仔聚落、碧園、后澳村、龜島、壁山、三連嶼、大坵、白沙港、塘后道沙灘、坂里沙灘、戰爭和平紀念公園主題館

 

南竿

面積:約10.43平方公里,相當台北市三十二分之一 

南竿舊稱「下竿塘」、「南竿塘」,是馬祖列島的首善之區,面積10.64平方公里,居四鄉五島之冠,是連江縣行政、經濟、交通以及軍事的中心。在行政區劃分上,南竿自成一鄉,共轄有9個村落,其中以連江縣政府所在地的介壽(山隴)為縣治所在,福澳村的福澳港是台馬之星與離島快輪的靠泊碼頭,是馬祖的海運中心。

南竿本島地形狀似一頭犀牛,頭位於東邊的復興村(舊稱牛角村),尾則在西邊的四維村(舊稱西尾村),以雲台山為主脈,牛角嶺、牛背嶺等群嶺呈輻射狀深入海中,區隔出無數個三面環山、一面臨海的澳口聚落,如介壽、復興、福澳、清水、珠螺、四維、馬祖、津沙、仁愛等村落。

由於對外交通便利,南竿的觀光發展較完備,島內景色秀麗、豐富多元。遊憩資源方面,鬼斧神工的北海坑道,以及屹立海中的鐵堡,都是馬祖戰地精神的代表。人文景點則以牛角村的傳統聚落及馬港天后宮最為著名,以及包括馬祖酒廠、八八坑道、雲台山遠眺、四維夕照、馬祖民俗文物館等。若遊客要選購特產,或進行美食之旅,南竿也都是最豐富的地方。

景點:八八坑道、經國先生紀念堂、北海坑道、牛角聚落、枕戈待旦紀念公園、鐵堡、民俗文物館、勝天公園、津沙聚落、大漢據點、秋桂亭、馬祖境天后宮、蔬菜公園、金板境天后宮、白馬文武大王廟、印地安人頭岩、仁愛村(鐵板)、四維村、津仁與馬港步道、馬祖酒廠、媽祖巨神像、福清自行車道、勝利山莊、大砲連

 

莒光

面積:東莒約2.64平方公里、西莒約2.37平方公里,相當台北市一百五十四分之一 

莒光鄉位在馬祖列島最南,包括東莒與西莒兩個島嶼。東莒與西莒因為狀似兩隻趴在中國閩江外海的狗兒,因此舊名「東犬」與「西犬」,又合稱「白犬列島」。後來取毋忘在莒之意,才更名為莒光,因此也就有了東莒與西莒之稱。

西莒島昔稱西犬島或上沙戶,亦為鄉治之所在。韓戰(1950-1953年)期間,美國西方公司進駐西莒,為這裡帶來繁榮,青帆村甚至曾有“小香港”的稱譽,現今則是西莒對外的門戶。如今莒光僅與南竿船隻通航,雖不及其他島嶼便利,但也因此保存了較原始純淨的風貌。

東莒島上有二級古蹟東犬燈塔及三級古蹟大埔石刻,還有福正、大浦兩座傳統閩東聚落,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的莒光管理站亦設站於此。

「軍令如山,軍紀似鐵」相信是許多人來到莒光的第一印象。東莒的海上門戶—猛澳港,以城牆般的建築環繞港灣,凸顯出昔日軍事要地的肅殺氣息。循著環島公路前行,莒光的寧靜與安詳,舒緩旅人的步伐,而原本嚴肅的戰地氛圍,化落在海天一色的離島風情之中。

景點:青帆港、大浦聚落、魚路古道、熾坪隴考古遺址、林坳嶼、神祕小海灣、東犬燈塔、西牛嶼、菜浦澳、蛇島、樂道澳、大埔石刻、福正沙灘、福正聚落、中流嶼

 

東引

面積:約3.8平方公里,相當台北市七十分之一,是馬祖列島最北端。 

東引偏處馬祖列島的東北端,也是台澎金馬最北端的領土,以東引及西引兩大島為主,總面積4.4平方公里,位處台灣基隆西北方約100海浬。全鄉地勢高聳陡峭,是馬祖唯一沒有沙灘的島嶼,海蝕地質景觀豐富,漁產貝類資源豐沛,生態植物繁多,更是黑尾鷗繁殖世界紀錄的最南端。東引及西引兩島已因國軍築路造堤而連為一體,島上軍事哨點密集,至今東引仍鎮守馬祖列島北疆,具重要戰略地位,戰地色彩仍濃。

東引昔稱東湧,因島周水深,急流洶湧,故而得名;民國45年更名為東引,並正式設鄉。據民間傳說,很早以前,福州東北方海面,一夜之間湧現一座小島,無以為名,遂名之「東湧島」。其實,在馬祖列島中,東引海域最深,船隻從南竿駛向東引,過了亮島(俗稱浪島),湧浪便轉大,因此,古人才以「湧」來稱呼。

東引「水深潮暢、群礁拱抱」是磯釣者的天堂,即便寒冬釣魚也甘之如飴,此外也是保育鳥類黑尾鷗的故鄉。而國定古蹟東引島燈塔則是人文愛好者懸念的景點,一線天、燕秀潮音等自然天險令人讚嘆大自然的巧奪天工,安東坑道及處處可見的軍營、碉堡、哨站,還有著迷彩服的阿兵哥,則為東引增添特殊的戰地風情。

景點:中柱港、安東坑道、烈女義坑、燕秀潮音、一線天、太白天聲、東湧燈塔、忠誠門、中柱島 、感恩亭、靜伏鱷魚、國之北疆、羅漢坪、后澳、和尚看經、海現龍闕、東海雄風、東引酒廠、東引酒窖

 

*資料來源:交通部觀光局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